1、"全国助残日"活动
●活动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 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 动即从当年开始进行。截至2001年,全国共开展了11次"助残日"活动。每年助残日活动的 主 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10年中,分别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 法"、"一助一 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11个主题开展 了活动。 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服务与帮助,活动的规模和声势逐渐扩大,影响日益 深入人心。实践证明,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 "全国助残日"活动,是培育全社会扶残助残 风尚、提高全民助残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通过与有关部门共同会签下发"助残日"活动文件,不仅加强了文件的权威性,而且广泛 调动了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保障了"助残日"活动在各地的顺利开展。通过协调有关部委、 单位参与"助残日"活动,使各职能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贴近残疾人,加大了政府各个领域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
通过充分动员公共传媒积极反映残疾人生活,报道残疾人事业,团结和激励了一大批理解残疾人、热爱残疾人事业的新闻界朋友,利用各种传媒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人道主义,在全国 形成了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的热点,营造了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在基层如何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
在基层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重在实效。各省、市、自治区残联根据每年"全国助残 日"活动主题,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残疾人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各种助残活动。其主要方法:一是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组织党政领导人在 "助 残 日"期间参加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的"送温暖"活动,发挥他们的榜样力量,带头扶残助残 ; 二是充分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与更多的残疾人"帮扶结对",走进残疾人家庭, 为 他们排忧解难,并提供家政、医疗康复、职业培训、家教辅导等切实有效的服务;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和残疾人服务社(站),形成服务网络,发挥职能作用;四是 基层中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窗口 服 务行业,设立助残服务岗,逐步形成助残服务网络,提供各种无障碍服务,残疾人优先落到实处;五是把志愿者助残活动纳入社区服务总体工作,倡导邻里互助,实行分片包干,社区单位与残疾人签定"助残协议书","一帮一、结对子",落实责任,帮扶到户;六是 农村 以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为重点,解决生活困难,传授生产科技知识,帮农、帮牧、帮副;七是在残疾人中倡导互助并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残疾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提供志愿者服 务,在助残日期间组织残疾人上街为群众义务服务,回报社会。
2、"红领巾助残"活动
"红领巾助残"活动是由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少工委、中国残联共同组织,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帮助残疾人,帮助残疾小伙伴,帮助困难残疾人子女等活动的 助残行动。
自1986年,由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发出了《 关于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培养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良好道德风尚的意见》以来,全国数以亿计的少先队员积极响应,"红领巾助残"活动遍及城乡,蓬 勃开展。全国每年有近千万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项助残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助残先进集体 和个人。实践证明,"红领巾助残"活动是在广大少年儿童中进行人道主义教育的生动形 式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领巾助残"活动重在育人。以学校、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通过组织助残小分队,建立助残联谊网,开展各种切实有效的助残活动。如组织主题班会、开展"一助一送温暖"、" 我与残疾小伙伴共同成长"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帮助残 疾人,着重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在奉献、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帮助残疾人的过程中,既培育了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爱心,同时又是一次社会道德和 拼搏精神的自我教育。
3、 "文化助残"活动
"文化助残"活动的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开展的形式也很多。其中主要有:"扶残助 学"、"科技助残"、"爱心赠刊"、"爱心赠书"、"爱心送戏"等 。
"扶残助学":推动、协助政府和社会人士扶助残疾人入学;倡导大、中、小学生和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义务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务,帮助其提高文化水平。
"科技助残":倡导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农村科技工作者义务为残疾人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开展科技扶贫,帮助其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实现科技致富。
"爱心赠刊"、"爱心赠书":倡导杂志社、出版社及全社会向残疾人和残疾人文化设 施赠送书刊及音像制品;倡导大学生义务为盲人录制有声读物。
"爱心送戏":倡导文艺团体深入残疾人相对集中的特教学校、福利工厂和基层社区,义务为残疾人演出文艺节目,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为残疾人开放,并配有无障碍设施,提供无障碍服务;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吸纳残疾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