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1084
来源:湾里管理局残联
“画—画—书画—张大嘴巴,真棒!”日前,湾里管理局站前街道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上,志愿者正在引导植入了人工耳蜗的5岁女孩思思(化名)练习发音。而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早在2016年,洪崖社区就开设了“四点半课堂”,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点半至5点半免费开放,起初只是为了方便周边居民,让他们不用出社区,就有人免费帮忙看管孩子、辅导作业,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直至2018年底,“四点半课堂”来了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都是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治疗,并在辖区江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的3岁至7岁儿童,这些儿童大多是外地过来的,因为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就由家人带着在洪崖社区周边租住。
“江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每天只有一节免费康复训练课,这些儿童如果想要接受长期系统的训练,则需要额外缴纳学费。”洪崖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咏华告诉记者,为了减轻孩子和家长的负担,社区通过多方努力,联系到豫章师范学院湾里校区(原南昌教育学院)在校生,作为“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为这些儿童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随着参与的志愿者日益增多,老师和儿童之间基本可以实现一对一结对辅导。如今,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来到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最多时有20多个,待的时间最长的达两年多。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一些原来有些内向的孩子渐渐变得活泼开朗了。
在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有不少外地过来接受康复训练的儿童,从一天一小时的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据了解,自开办以来,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已帮助和服务200余人。
Copyright © 南昌市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红谷滩新区丽景路869号 联系电话:86808728
电子信箱:nccl@nc.gov.cn 赣ICP备09009328号 技术支持:江西广电风尚科技有限公司